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做哪些检查

发布于 2013/04/15 16:46

慢性丙肝患者不仅抗病毒治疗前应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血糖及尿常规等多项检查,综合评估病情决定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也应密切关注身体情况,及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1、血常规检查:开始抗病毒第1个月应每周检查血常规,第二个月开始每月查一次,半年后如果血常规正常,可1-2个月复查。

3、肝肾功能检查:部分抗病毒药物可能具有肝肾毒,治疗起每个月应检查肝肾功能。

3、病毒学检查:病毒学检查是观察药物疗效的最有效指标,应在治疗起第4周、第12周及第24周进行HCVRNA检测,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及疗程,第24周后每3个月测定HCVRNA定量。

4、甲状腺检查: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甲状腺异常,治疗过程中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甲状腺功能,治疗结束后每3~6个月查一次,如治疗前就已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则应每月检查。

5、精神状态评估: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出现明显抑郁症和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停药并密切防护。

特别提示:老年患者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治疗前应心电图检查。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