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布于 2013/04/24 17:15

红斑狼疮是一种较严重的自身免疫疾病,呈慢性反复发作,好发于年轻女性。

(1)解除患者思想负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对易于诱发本病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苯妥英钠、肼苯达嗪、口服避孕药等)应避免应用。对输血、疫苗注射、手术亦应慎重。

(2)急性期及病情严重者,适当休息。纠正贫血,支持疗法,对各种症状适时给予相应处理。

(3)急性期以避免妊娠为宜,待病情缓解2年后方可妊娠。

(4)常用药物

①轻症者可应用水杨酸盐类,每次1g,每日3次。关节疼痛者可用吲哚美辛、保泰松等,如不能控制,可用抗疟药。

②重症者宜及时早期给予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每日口服40~80mg,一般维持3周,或在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然后以小剂量(10-20mg/d)维持治疗,巩固疗效。严重患者每日可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1000ml内,做静脉滴注。

③免疫抑制药:可选用环磷酰胺、六巯基嘌呤(6-MP)、硫唑嘌呤等,如无不良反应,可连用3~6个月。亦可于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能控制症状时与激素并用,以提高疗效,减少激素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应用免疫抑制药须注意其不良反应,特别应注意造血器官及肝、肾功能。

④抗血清剂:对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无效且伴有肾炎的患者,可选用抗淋巴细胞抗血清、抗胸腺细胞抗血清、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但此类药物肌内注射后,可产生局部刺激症状,长期应用能产生血清病及其他过敏反应、感染、肿瘤、血小板减少等。

(5)支持疗法及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长期慢性消耗病,应采取支持疗法,根据情况及时补充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铁剂、糖类、电解质、液体等。可酌情每周肌内注射同型血3~4次,每次30ml。此外,并可酌用维生素E、维生素B、大量维生素C、泛酸钙、叶酸、铋剂、氯喹、三磷腺苷(ATP)等作为辅助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