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的临床类型
发布于 2013/06/06 14:15
发布于 2013/06/06 14:15
血管瘤的病理结构可分为以下类型:
1.毛细血管瘤(capillaryhemangioma)
(1)新生儿斑痣(neonatalstaining)又称表皮毛细血管瘤,是一种淡红色或淡蓝色的表皮变色,通常位于头顶中线后部、颈部或骶部,也可见于眉间皮肤或胸腹部,出生时即存在,一般在数月内逐渐自行消失,毋需治疗。
(2)皮内毛细血管瘤(intradermalcapillaryhemangioma)常在出生时即存在,有三种临床变异型。特点是在真皮内呈现有成熟的内皮细胞组织型毛细血管。颜色从淡红到淡紫蓝,多位于感觉神经分布的区域内,例如面部的三叉神经。
①橙红色斑(salmonpatch)特征是一种从橘红色到铁锈色的斑块,平坦而不高出皮肤表面。多数在前额、上眼睑、鼻孔周围、枕部或颈背部。出生时即存在,面积大小不一,手指压迫可暂时褪色。它与新生儿斑痣的区别,在于他处于真皮层内,且不会自然消失。不论表面干燥法、冷冻法或X线照射均无效。
②葡萄酒色斑(portwinestain)亦称鲜红斑痣,较橙红色斑颜色深,呈暗紫色。毛细血管病变位于真皮层中,也累及较浅的表皮下层,因此可产生易出血的丘疹。出生时即存在,一般不再扩展,往往在皮肤表面出现参差的点状角化过度病变,而有时发生湿疹。葡萄酒色斑特别是在面部的,因影响美观,可致年长患儿产生自卑心理。必须注意,面部葡萄酒色斑可能伴有颅内血管瘤,即Sturge-Weber综合征。
③蜘蛛痣(spidernaevus)或称星状血管瘤病变特征是从一个皮下中心小动脉,发出许多放射形扩张的皮内毛细血管,其形态酷似蜘蛛。痣的颜色多为鲜红,最多见于面、臂、手和躯干上部,发生于脐部以下者罕见,压迫中央点可使血管瘤暂时消失。蜘蛛痣的数目可以很多,往往出现于3-4岁儿童。本病的临床重要性在于它可并发
出血,童年时并不多见,成年后出血倾向显著增多。在病因上,儿童的先天性蜘蛛痣应与肝硬化和肝炎病的蜘蛛痣相区别,后者可能与雌激素的改变有关。
(3)草莓状毛细血管瘤(strawberryhemangioma)又称幼年性毛细血管瘤(juven-ilecapillaryhemangioma)和婴儿血管瘤(haemangioma ofinfancy),特点是不同于真皮内毛细血管瘤,可完全或部分消退。本病非常多见,发生率在新生儿中占1%,10%-12%的儿童受累。多见于面部、头皮和颈部,躯于和四肢也不少见。偶尔表面可发生溃疡,以至出血。草莓状毛细血管瘤通常初生的病变为白斑或红斑,常伴中心毛细血管扩张。大约30%的病例是先天性,于生后3~18个月呈快速生长期,表现为局部肿块,有些可以显示为弥漫、节段性分布,通常为单发,但亦可具有多发数个病变。皮损在1--4岁间逐渐消退,4岁后还可继续消退,但进度极慢,超过此年龄则罕有完全消退者。
上一篇 : 血管瘤在临床上可分为几种类型?
下一篇 : 血管瘤类型包括哪几种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