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鹅口疮危害性大吗

发布于 2017/05/03 16:12

在平时生活中,不少家长会看到自家孩子嘴里长一些白点,以为是食物残渣而不重视,其实这些白点很可能是鹅口疮。那么鹅口疮是什么来的,鹅口疮危害性大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鹅口疮是什么病,以及对人体危害有多大。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鹅口疮: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鹅口疮有什么危害呢?

1.宝宝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2.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

3.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十分罕见。

那么可以如何治疗鹅口疮呢?

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生活中可以如何预防得鹅口疮?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3.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以上是关于鹅口疮的介绍,希望能对家长有所启示,更好认识清楚鹅口疮。孩子得了鹅口疮,家长千万不能干着急,要及时就医治疗鹅口疮,以减少孩子的痛苦。此外,平时也要做好预防鹅口疮的工作,保证孩子接触的环境和事物的干净,定时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