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诊断方法有什么

发布于 2017/05/25 16:14

弱视的诊断方法有什么?弱视影响孩子视力,威胁眼睛的健康,给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困扰,作为家长,务必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对于弱视要早发现早治疗,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弱视的诊断方法有什么?

1、弱视发生的时期:视觉发育期内(诊断条件Ⅰ)。

儿童视力发育的敏感期是0-12岁,关键期是0-3岁,在此期间(视觉未发育成熟之前)的各种异常视觉经验可导致弱视的发生。换言之,一般10~12岁以后患者的视力发育“成熟”,新发生的“视觉异常经验”不会引发“弱视”的发生。所以在临床中对于矫正视力异常的病例,如有既往视力正常的证据(视力检查记录等),“弱视”诊断应不成立,需积极寻找其他引起视力异常的原因。

2、异常视觉经验(诊断条件Ⅱ)

“异常视觉经验”是指引起“弱视”发生的病因(即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单眼斜视:是引起弱视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因注视眼对斜视眼的压抑作用,导致弱视的发生。交替性斜视中双眼黄斑部获得视觉信息的机会均等,一般不会引起弱视。

2)屈光参差由于两眼的屈光参差较大,黄斑形成的物像大小及清晰度不等,屈光度较大的一眼存在形觉剥夺,导致发生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球镜相差1.50D,柱镜相差1.00D即可以使屈光度较高一眼形成弱视。

3)高度屈光不正

a:中度、高度远视:远视4.50DS以上(显性远视+2.00DS~+3.00DS)即有可能引起弱视,弱视严重程度跟远视的度数成正相关。

b:超高度近视:中低度近视患者,因患眼可以接受近距离的视觉信息,一般不会导致弱视的发生,只有-8.00DS~-10.0DS以上的超高度近视才是弱视发生的危险因素。

c:散光:2.00DC以上的散光可以引起弱视。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其中以远视散光最为常见,常见程度:远视散光>高度远视>中度远视>超高度近视。

4)形觉剥夺多发生在屈光间质混浊(如先天性白内障、

角膜混浊)、上睑下垂、医源性遮眼等情况。由于形觉刺激不足,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而形成弱视。研究发现,婴幼儿即便3-7天不恰当的单眼遮盖就可以形成不可逆的弱视,应引起眼科医生及相关人员的注意。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