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共济失调型脑瘫的物理疗法

发布于 2015/12/01 15:09

新生儿共济失调型脑瘫也是众多脑瘫类型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不能持续性姿势控制,协调运动障碍,对于孩子,家长可能不愿意那么小的孩子就长期服药或者使用手术,那么就可以考虑物理疗法。

一、神经电刺激疗法

用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偏瘫、颅脑损伤引起的足下垂甚为有效,神经刺激停止后,患者感到足背屈比较容易并可持续一段时间。由于电刺激对神经有易化作用,肌肉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等感觉冲动输入中枢,使中枢兴奋性提高,从而促进肌肉收缩。以后,国外学者证实神经电刺激对中~重度

痉挛的组织甚为有效,特别是对挛缩的膝关节效果较好,可增加关节活动度。

二、水疗法

利用水的温度、水静压、浮力等机械刺激和化学的刺激(如水中溶解某种药物)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水疗法。借助水的浮力以减少自身重力影响,运动障碍者在水中进行辅助性或抗阻性运动锻炼,促进小儿发展正常的运动模式和自控能力。水波对身体的冲击能起到按摩作用,减轻肌痉挛。水疗也可促进肌张力低下患儿进行肌肉活动。大部分小儿喜欢玩水。因此,水疗易被患儿接受。

水疗技巧应注意控制水温在27~38℃,室温在25~27℃左右。先让患儿躺在水池中预先安放的治疗床、托板或椅子上,或直接温水浸浴。以后可利用器械辅助训练,在浅水中进行步行训练,平衡训练等,也可作局部瘫痪肢体温水浸浴。温水疗法每日1次,每次15分钟左右。水疗中注意安全保护,防止喉

痉挛有皮肤病、呼吸道感染时暂停水疗。对水恐惧者要先行脱敏疗法,让他逐步适应。不能合作者不能进行水疗。通常治疗师要与患儿以1:1比例进行训练。

三、温热疗法

痉挛肌在温热环境中易于松弛,可在红外线或其他温热环境中定时训练痉挛肌群的活动。

对于脑瘫,不管是什么方法,都需要积极配合,不放弃,坚持治疗,孩子还是生命的开始,他们的健康成长都掌握在父母手中,对于脑瘫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