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脑瘫诊断也可能是虚惊一场
发布于 2015/12/03 15:14
发布于 2015/12/03 15:14
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被诊断为脑瘫,很多准妈妈产前很担心孩子会不会健康,产生很大压力,这样对孕妇及孩子都是有危害的,其实有很多的孩子只是被误诊为脑瘫,继而进行相应治疗,反而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了影响,那么脑瘫诊断还有哪些问题呢?
1、脑瘫诊断的年龄问题
根据脑性瘫痪国际新定义,脑瘫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那么脑损伤是持续存在的,运动和姿势异常是持续存在的,那么,脑损伤早期、恢复期的患儿,就不应该诊断为
脑瘫。因此,国内外大多数文献指出,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诊断为脑瘫,在美国甚至1岁以内都不诊断为脑瘫。
2、发现晚、诊断延迟的问题
在基层和广大农村,由于家长育儿知识贫乏,基层医生对脑瘫的认识不够,对于出生异常、有脑损伤的患儿没有足够的重视,还有的家长对于孩子发育落后抱着等等看的侥幸心理,以至很多脑瘫患儿未能及时发现、及时诊断,没有得到早期康复治疗。
3、脑瘫诊断不准确、误诊的问题
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对脑瘫
定义、诊断条件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对脑瘫诊断不够准确、甚至错误诊断的情况较多,导致患儿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脑瘫误诊为“缺钙”是最常见的。一些疾病如脊肌萎缩症、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早期发病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早期均可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改变等,容易被误诊为脑瘫。
4、脑瘫诊断扩大化问题
目前有将小儿脑瘫诊断扩大化的倾向,甚至有在新生儿阶段或1~2个月龄就诊断为脑瘫的情况。1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应慎重诊断脑性瘫痪,避免将小儿脑瘫诊断扩大化。
脑瘫诊断的结论。
5、脑瘫分型不恰当、病情评估不准确
不同类型的脑瘫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如分型不准,必将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对脑瘫患儿病情,存在问题,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等评估不准确,就不能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计划,影响康复治疗效果。
6、对合并症诊断不正确或不重视
多数脑瘫患儿合并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癫痫、肌肉肌腱、髋关节脱位等。合并症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影响脑瘫康复治疗效果,甚至会进一步加重脑瘫病情。如由于脑瘫患儿姿势发育异常和肌肉韧带松弛,加上下肢长期不负重,股骨头与髋臼发育不良,均可能导致髋关节脱位合并症。若不同时治疗,自然影响患儿正常运动发育和康复训练的最终效果。
一个清晰且被广泛接受的脑瘫定义、分类和功能评定方法对脑瘫的临床诊治、康复、科研、社会保障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尤其在建立区域、国家乃至将来的全球性脑性瘫痪监测数据库时必不可少的。在临床工作中,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脑瘫的最新国际、国内定义及诊断条件,才能更好地准确诊断脑瘫,避免诊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提高小儿脑瘫诊疗康复水平。
孩子的一些举动,可能只是简单的发育晚而已,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去正规医院检查,很有可能只是虚惊一场哦。
上一篇 : 婴儿肌张力不全型脑瘫的症状分型
下一篇 : 家长要注意幼儿脑瘫的分型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