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性瘫痪发病机理

发布于 2015/12/08 15:03

婴儿脑性瘫痪发病机理,脑瘫指的是产前或出生早期1个月内,由于脑损伤导致运动发育落后以及运动、姿势异常的一种综合征,医生透露,可以导致小儿脑瘫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孩子出生后4星期内,凡是能引起胎儿或新生儿脑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脑瘫的原因,而主要的病因就集中在围产期,其次为出生前因素,较少的是出生后因素。

大体上来说,导致脑瘫的因素分为出生前、围产期和出生后三个时期。出生前因素大多是母亲妊娠期吸烟或被动吸烟、酗酒、不适当的用药、接触毒性物质、感染弓形虫、患风湿病、先兆流产、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胎盘功能不良以及母亲高龄等;围产期因素是产钳分娩、胎位不正、产程过长或急产、出生时窒息、早产、过期产、多胎等;出生后因素大多是因头部外伤、颅内出血、感染、中毒等。一般来说,因围产期因素引起的脑瘫儿较多。

脑瘫预防工作要做到哪些?

小儿脑瘫的预防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首先要做好孕期保健,这是预防脑瘫发生的重要一步,孕妇应尽量远离有害物,如烟、酒、宠物(如猫可能带有弓形虫)、毒物等;

2、其次是孕期,尤其是孕早期,不可随便用药,即使必须用药时也应先咨询医生后再用;

3、较后是要做到定期产前检查,预防、监控疾病的发生,可有效地降低脑瘫的发病率,高危孕妇,包括多胎孕妇、高龄孕妇,更应注意孕期保健。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也要重视脑瘫的预防,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可能导致脑瘫因素的出现,对脑瘫的预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在脑瘫的预防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预防脑瘫,需要父母与医生的共同努力。当然,某些时候因为客观因素所致,部分脑瘫高危儿童仍然会罹患小儿脑瘫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