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瘫诊断的十二大要点
发布于 2015/12/14 10:30
发布于 2015/12/14 10:30
要想进行小儿脑瘫的诊断需要了解脑瘫的诊断要点是什么,我们知道脑瘫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危险性是非常大的,而且是不可逆的,不能治愈的,因此需要及时的控制病情。
2.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3.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也是
脑瘫的早期诊断。
4.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5.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6.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是脑瘫的早期诊断标准。
7.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8.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也是
脑瘫的早期诊断标准之一。
9.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0.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11.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12.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6-12个月)。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12大脑瘫的诊断要点,要想很好的进行脑瘫的诊断就要注意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才能让脑瘫得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