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湿疹现状的介绍

发布于 2017/09/06 11:29 复禾健康

我们对于疾病问题应该掌握一些基本常识,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做好预防措施,远离许多疾病的威胁,比如小儿湿疹这种病,家长朋友更应该多多了解,下边的介绍是关于小儿湿疹现状,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小儿湿疹是一种剧烈瘙痒的皮肤炎症,很多孩子都发生过不止一次的小儿湿疹,由于瘙痒引起的搔抓会导致皮肤损伤和感染,常引起患儿的不适和家长的恐慌。特应性皮炎是小儿湿疹的常见原因,主要引起皮肤的红斑、瘙痒、发热、疼痛、甚至是小水泡

研究认为小儿湿疹有遗传倾向,大约一半的小儿湿疹儿童可能存在干草热或哮喘,小儿湿疹患儿的家庭成员常有干草热、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小儿湿疹本身并不是过敏,但是过敏反应能诱导小儿湿疹发生,一些环境因素能诱发小儿湿疹。大约10%-20%的儿童患有小儿湿疹,典型症状多出现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并在5岁前改善。

小儿湿疹的症状在早期变化很大,在2-6个月的儿童,小儿湿疹主要表现为面颊、前额、头部的瘙痒、干燥、红斑和小水泡。皮疹可扩大到胳膊、腿部和躯干,在受影响区域可能出现皮损,也可以发生在肘弯、腘窝或脚踝与背部,炎症减轻后可出现结痂、鳞屑和脱皮。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一般皮疹结痂较重,皮肤干燥和瘙痒也更严重,这些症状会随着周期性的发作而加重或改善。患者通常认为搔抓会减轻瘙痒症状,然而搔抓反而会加重瘙痒,甚至导致皮肤增厚和色素沉着。因此常将小儿湿疹叫做“瘙痒性皮疹”,而不是“皮疹性瘙痒”。

小儿湿疹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每日两次涂患处。外用激素种类较多,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及病情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和强度的激素制剂,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炎症,减轻症状。原则上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全身性激素治疗,对病情严重、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减量。其他的处方药包括抗组胺药控制瘙痒、口服或外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继发性感染。年龄较大的儿童也可以考虑紫外线疗法,但6岁以下儿童应避免全身紫外线治疗。

要想预防好湿疹皮肤病就应尽量避免可能的致病因素,夏季要勤换衣,特别是儿童应穿着宽松,避免精神紧张、过劳,少食辛辣、海鲜,花生等坚果勿饮酒、咖啡、浓茶等,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各种潜在疾病。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