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是怎么产生的
发布于 2017/09/26 10:33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7/09/26 10:33 复禾健康
肺癌疾病是现在比较常见而且逐年呈上升趋势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一直是危害着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小细胞肺癌就是肺癌的一种,所以它的表现和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小细胞肺癌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基本类型之一,属于未分化癌,其病理类型包括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复合燕麦细胞型。三分之一的肺癌患者属于这种类型。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恶劣,预后凶险。以同样播散范围比较,小细胞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诊断前的症状期短,确诊后的生存期亦短。如不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自诊断起的中位生存期不足三个月,二年生存率小于1%。发病年龄较轻,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有吸烟史。
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大多为中央型肺癌。小细胞癌分化程度低,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道转移和侵入血管经血道广泛转移到身体远处器官组织,因此在各类肺癌中,小细胞癌的预后最差。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及/或抗癌药物治疗敏感度高。治疗上一般不主张手术,以全身化疗及放疗为主,该类型肺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患者有发热,咳嗽都是肺癌常见的症状,出现头痛要警惕脑转移,强烈建议行颅脑CT检查。
一部分肺小细胞癌误诊为不典型类癌。肺小细胞癌与类癌、不典型性类癌皆属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也是肺组织常见的肿瘤。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高度恶性肿瘤,而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属于低度恶性和中度恶性。前者肿瘤进展快,很快发生扩散、浸润和转移;后者临床呈渐进式,病情发展较慢。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呈典型的器官样巢状结构,瘤细胞排列成菊形团,彩带样,条索状、腺管样,瘤细胞较均一。高度恶性肿瘤细胞密集,深染。高度恶性肿瘤核分裂异活跃,平均核分裂大于801lOHPF,最高可达200每10HPF;类癌核分裂小于2每10HPF,不典型类癌核分裂2-lO每lOHPF。高度恶性肿瘤多有广泛,大片状坏死;类癌一般无坏死,不典型类癌呈点状坏死,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检测时类癌,不典型类癌阳性率较高度恶性肿瘤阳性高很多。
小细胞肺癌具有神经内分泌器官样巢状结构,NHL瘤细胞更弥漫、均一,不具有特异性结构,肺小细胞癌瘤细胞排列更为密集,形态更为多样;NHL瘤细胞形态较均一,肺小细胞癌呈大片状广泛坏死,血管壁嗜碱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没有此改变;d.临床上肺小细胞癌发展迅速,很快发生远处转移,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展较慢,多无远处转移。高度恶性肿瘤以角蛋白和神经内分泌抗体呈阳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小细胞型鳞状细胞癌分化较低,癌细胞较小,核染色质呈颗粒状,细胞形态上与肺小细胞癌有相似之处。
小细胞型鳞状细胞癌瘤细胞表现为胞浆较多,核仁较明显,在癌组织总以找到鳞癌分层结构和细胞内角化,而肺小细胞癌缺乏上述特点而。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器官样巢状结构,菊形团,彩带样,条索状尿样结构,大片状坏死和血管壁嗜碱性,小细胞型鳞状细胞癌对上皮标记物普遍强阳性达百分之97-99,而肺小细胞癌低分子量CK呈阳性,EMA只有百分之50阳性,神经内分泌标记抗体检测,LC与小细胞型鳞状细胞癌比较,阳性率较高,表达也较强,S肺小细胞癌临床发展七日小细胞型鳞状细胞癌快,远处转移也较早,肺小细胞癌对化疗,放疗敏感,而小细胞型鳞状细胞癌疗首选为外科手术切除。
上一篇 : 引起小细胞肺癌的原因有什么
下一篇 : 得小细胞肺癌的原因有哪些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