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一般复发时间是几年

发布于 2017/10/24 17:23 复禾健康

提到眩晕症这种疾病,大家或多或少都会了解一点,这种疾病发作起来患者会非常难受,感觉天旋地转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疾病会反复发作,难以治愈,那么眩晕症一般复发时间是几年,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眩晕症,患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哪些:眩是目眩,即眼花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因二者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究其原因有四。

一是外邪袭人,邪气循经脉上扰巅顶,清窍被扰,可发生眩晕。

二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随海不足,发生眩量;或是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发生眩晕,或是脾胃不足,气血亏虚脑失所养。

三是痰湿中阻,痰湿上犯,蒙蔽清阳而发眩晕。

四是痕血内阻,清窍受扰,而生眩晕。根据上述情况,宜选用下列偏方、验方治疗。

了解了眩晕症的患病原因,我们接这说眩晕症的复发时间是几年,其实这个复发时间真说不准,有的患者治疗的及时准确也许永远也不会复发,相反有的患者治疗的不理想,平时生活中也不知道注意,这种患者的复发时间也许用不了一年,几天几个月就复发了。所以眩晕症的复发时间真的不好说。这完全取决于治疗效果和生活习惯。下面我给眩晕症患者推荐几种中医治疗小方剂:

方剂1.生石决明(先下)21-45克,生牡蛎15-30克,生地、生白芍、夜交藤各9-15克,白蒺藜9-12克,酸枣仁9-18克,合欢花6-12克,远志、黄芩各6-9克,番附6克。

加减药剂:肝血虚目昏、面色萎黄者重用白芍,加当归、何首乌、阿胶。肝阳上扰而致头晕目眩者重用生牡蛎,加生赭石、天麻。肝风内动而致筋惕肉响者加菊花、钩藤、僵蚕。肝火上炎而致头痛目赤者加龙胆草、芦荟、青黛。肾阴不足腰膝软、五心烦热者重用生地。加山萸肉、天冬、女贞子、龟板胶、当归;兼见肾阳不足者去白蒺藜、远志,加肉桂、附片、肉苁蓉,同时注意阴中求阳,配熟地、龟板、桑椹、枸杞子。

水煎服,每日一剂。治眩晕奇效。凡阴虚火旺而致的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烦躁、汗多、易怒、心悸、胁痛等均可用此方治疗。

方剂2.人参、干姜、蜀椒、饴糖。治眩晕症加法夏6克、白术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运用此方注重“胸中大寒痛”等立方主证,为本方辨证要点,治疗嗜睡、眩晕各1例,均收满意疗效。

方剂3.党参、法半夏各9克,当归、熟地、白芍、白术各30克,川芎、山萸肉各15克,陈皮3克,天麻9克。水煎服,每日1剂。临证加减,治疗以

眩晕为主证的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病等症,可收意想不到之效。

方剂4.柳树枝。取柳树枝晒干研末备用(最好在清明前后数日采取,阴干,存过冬)。用时,根据辨证选一、二味中药煎汁冲服10克柳树枝粉;若辨为火证,取夏枯草15克;风证,取钩藤30克;痰证,取制半夏12克;痕证,取丹参15克;气虚取太子参30克;血虚取当归12克;阴虚取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阳虚取仙灵脾、仙茅各15克),每天l次。

备注:按柳枝入药,早有文献记载,《本草纲目》谓“煎服,治黄疽,白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含有水杨酸武等成份;国内近年来亦有用柳枝治冠心病、慢性气管炎、传染性肝炎、烧烫伤等有效。至于治眩晕

,是否系水杨酸武等成份促使血管微循环改善,尚待进一步研究。

方剂5.川芎、白芍各10-16克,当归、生地、桂枝各10-12克,白茯芩12-18克,白术、甘草各1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60克。每天l剂,水煎2次,每次煎取200-300毫升,早晚各服l次,15天为l疗程。治眩晕症有良效。

以上就是一些治疗眩晕症的方剂,总之眩晕症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减少眩晕症的复发几率。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