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心肌梗死常见的检查

发布于 2017/11/20 17:21 复禾健康

在生活中有很多细心的,注重身体保养的老年人,在自己身体稍有不适的时侯就会引起注意,就会去医院进行检查,这种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其中心肌梗死就是被怀疑的对象之一,那么怀疑心肌梗死常见的检查有哪些呢。

一、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酶测定、肌红蛋白测定

1、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维持1~3周。

2、血清酶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或CPK)发病6小时内出现,24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后消失,阳性率达百分之九二点七,谷草转氨酶(AST或GOT)发病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天后降至正常,乳酸脱氢酶(LDH)发病后8~12小时升高,2~3天达高峰,1~2周才恢复正常,近年来还用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γ-谷酰基磷酸转肽酶(γ-GTP),丙酮酸激酶(PK)等,肌酸磷酸激酶有3种同工酶,其中CK-MB来自心肌,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极高,分别达到百分之百和百分之九十九,它升高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常用于判定梗塞的范围和严重性,乳酸脱氢酶有5种同工酶,其中LDH1来源于心肌,在急性心肌梗塞后数小时总乳酸脱氢酶尚未出现前就已出现,可持续10天,其阳性率超过95%。

3、肌红蛋白测定尿肌红蛋白排泄和血清肌红蛋白含量测定,也有助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尿肌红蛋白在梗塞后5~40小时开始排泄,持续平均可达83小时,血清肌红蛋白的升高出现时间较CK出现时间略早,在4小时左右,高峰消失较CK快,多数24小时即恢复正常。

二、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检查

心电图有进行性和特征性改变,对诊断和估计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病情演变,都有很大帮助。

三、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

用99mTc焦磷酸盐进行心肌热点显象,多数病人坏死心肌摄取率在48~72小时内最高,6~7天后减少,阳性率在66%(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至89%(透壁性心肌梗塞)之间,用99mTc-MIBI或201T1作心肌冷点显象,前者在发病后30~80分钟进行时阳性率达100%;后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时阳性率几达100%,24小时后阳性率下降,用99mTc标记红细胞或白蛋白行门电路控制的核素心脏血池显象,可观察心室壁的动作和左心室的喷血分数,有助于判断心室功能,诊断梗塞后造成室壁动作失调和室壁瘤。

四、超声心动图检查

以二维,多普勒和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的喷血分数,心室容量和室壁动作情况等,或加作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可协助诊断。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