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患者能艾灸吗
发布于 2017/12/06 11:24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7/12/06 11:24 复禾健康
溶血性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溶血性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那么,溶血性溶血性黄疸患者能艾灸吗?答案是否定的。
相关消化内科专家介绍说,对于溶血性溶血性黄疸的治疗艾灸是没有用的,需要采取正确方法治疗,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1.激素治疗试验:口服泼尼松(强地松)10~15mg,3次/d,共服5~7天,肝内胆汁郁积者在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常较治疗前降低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以上。而肝外胆汁郁积者则治疗后胆红素下降不明显。但本试验有假阳性或假阴性,故判断结果时应慎重。
2.苯巴比妥治疗试验:苯巴比妥对肝微粒体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及肝细胞Na -K-ATP酶有诱导作用,及促进胆汁的运输与排泄作用。口服苯巴比妥30~60mg,3~4次/d,共服7天,对肝内胆汁郁积有效。
3.熊去氧胆酸(UDCA):熊去氧胆酸有刺激胆汁分泌,减少疏水性胆汁酸的潴留,有利于转为亲水性胆汁酸,从而减少细胞毒性,保护肝细胞,并使胆管上皮细胞免受疏水性胆汁酸的破坏,故可用于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熊去氧胆酸常用剂量为10mg/(kg.d)。如熊去氧胆酸联合应用甲泼尼龙(强的松龙)等药物后,可明显增强疗效。
上一篇 : 溶血性黄疸治疗的误区
下一篇 : 溶血性黄疸需要治疗多久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