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患者常见的用药误区

发布于 2018/01/04 16:15 复禾健康

有些外痔的患者喜欢吃泻药来缓解体内积压的毒物,排出体外,长期大量的吃泻药对身体的危害很大,而且造成外痔的现象也是长期的,以后会使得外痔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所以一定要检查出病因治疗,不要随便就用泻药,那么,外痔患者常见的用药误区是什么?

1、可根据体质和病情选用内服缓泻剂。单纯性外痔患者宜选用麻仁丸、通泰胶囊和乳果糖。麻仁丸属润肠通便药,每天1~2次,每次6克。通泰胶囊为天然纤维类植物多糖。首次剂量可加倍,维持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1~2粒,服用时需大量饮水,空腹服用效果最佳。乳果糖通便温和,外痔时的头两天每天服2~3次,每次10克~20克,以后每日1次,每次7克~10克。

2、不要把服用泻药看成常规治疗外痔的惟一方法。对外痔应注重病因治疗,并从生活、饮食习惯等方面加以纠正。如外痔系饮食过少、食物过于精细所致,宜多食富有植物纤维的蔬菜等;如为腹肌和结肠肌肉无力所致,可给予适量的轻泻药或缓泻药协助通便,更重要的是,应鼓励病人多作体力运动,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总之,泻药的作用是刺激肠粘膜,使它产生排便冲动或者润滑肠壁。得了外痔,想通过泻药彻底解决问题,一般是不可能的,它只能起救“急”之用。只有查出外痔原因,再进行治疗,才有药到病除的效果。

3、要根据病情选择药物。如慢性外痔不用致泻力强的峻泻药(硫酸镁等),因这类药物可使小肠蠕动加强,长期服用易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只在排除肠内毒素和辅助驱虫药驱除肠虫时,才宜使用。同时也要注意,病人体质过弱者不宜用;蓖麻油等泻药不能用来排除肠溶性毒物,因它可促进该类毒物的吸收。此外,大黄及以大黄为主的清热泻下药,如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对年老、孕产妇属气

血虚弱所致的外痔病人不宜使用,以免损伤脾胃。

4、对诊断不明的腹痛病人切忌使用泻药,以免延误诊治。泻药可使极度衰弱及脱水状态的病人失水情况进一步加重;可使患有机械性肠梗阻,伤寒,腹膜炎等疾病的病人有并发肠穿孔的危险;还可反射性地引起盆腔器官充血,故孕妇及月经期妇女也应慎用,以免发生流产、早产或月经过多。

以上介绍了为什么外痔患者不能经常使用泻药来排泄,这样对外痔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还会加重病情,导致大便的时候越来越困难。外痔患者不要因为不好意思不去医院检查,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及时治疗避免误诊。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