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于 2018/03/05 16:59 复禾健康

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是什么呢?下肢静脉血栓是现代人们的常见疾病了,但是很多人对这种疾病并没有全面的去了解过,甚至患上了疾病却不自知,其实这都是不了解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造成的,那么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是什么呢?

下肢静脉血栓的病因是什么?

手术

手术后天VT高发病率显示手术是下肢静脉血栓重要的易患因素,病人的年龄、手术种类、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都影响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手术类型尤为重要,普外科手术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在百分之十九左右,神经外科手术在百分之二十四左右,而股骨骨折、髋关节成形术、膝关节成形术则分别高达百分之四十八、百分之五十一和百分之六十一。手术中用核素扫描已能发现约有半数病人在下肢有125I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沉积,其余的在术后3~5天均能发现纤维蛋白原沉积,但这并不表明下肢静脉血栓术后马上发生。

有统计显示,腹部手术后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病人在出院后6周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手术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的病包括围术期的制动,术中术后体内凝血、抗凝及溶栓系统的异常,以及静脉血管的损伤等。

创伤

创伤死亡的尸体解剖发现百分之六十五的死者有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由于创伤可能导致下肢骨折、脊髓损伤、静脉血管损伤及需要手术治疗等,使创伤病人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另外机体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促使血栓形成。

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

常见于有基因突变或遗传性抗凝物质缺陷的病人,在所有下肢静脉血栓病人中有百分之五到十是由原发性血液高凝引起的。

正常人体抗凝系统包括抗凝血酶、C蛋白系统、组织因子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因子等,抗凝血酶能抑制Ⅹa、Ⅸa、Ⅺa和Ⅻa因子,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肝素及肝素样黏多糖能促进其抗凝作用。

C蛋白、S蛋白系统可使凝血酶和血栓调节素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抑制Ⅴ因子和Ⅷ因子的活性。基因缺陷导致抗凝物质缺乏,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原发性抗凝物质缺乏在人群中的比例约为百分之零点五,这其中包括纯合子基因缺陷和杂合子基因缺陷。纯合子基因缺陷者发生血栓的比例较杂合子高得多。

以上就是针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病因是什么的解答,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之后,读者对于下肢静脉血栓就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及时了解这种疾病的诱因,能够帮助及时正确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