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弛缓型脑瘫危害有哪些呢

发布于 2016/02/24 14:33

儿童弛缓型脑瘫是一种广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脑瘫疾病,它是脑瘫疾病的一个分类,目前临床中单纯的儿童弛缓型脑瘫十分少见,多与痉挛性脑瘫混合存在,儿童弛缓型脑瘫对患者的伤害很大,而且这种伤害是终身的,因为儿童弛缓型脑瘫的最大特点就是被动运动有抵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儿童弛缓型脑瘫危害。

1、运动功能障碍:儿童弛缓性脑瘫患者,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儿童弛缓性脑瘫患者,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如3个月仍不能头部竖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等。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等。

3、智力障碍:儿童弛缓性脑瘫患者,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四分之一,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二分之一,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四分之一。

4、语言障碍:儿童弛缓性脑瘫患者,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等症状。

5、视听觉障碍:儿童弛缓性脑瘫患者,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牙齿发育障碍:儿童弛缓性脑瘫患者,牙齿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等。

如果孩子不幸患上儿童弛缓型脑瘫一定要坚持治疗,虽然在当前,儿童弛缓型脑瘫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弛缓型脑瘫是可以治愈的。同时,广大家长朋友们在平时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预防儿童弛缓型脑瘫,防范于未然。

扩展阅读:儿童弛缓型脑瘫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1.心理疗法。小儿的年龄比较小,但是同时也是可以进行心理治疗的。患儿多有情绪障碍,行为异常,认知损害。针对脑瘫患儿的心理障碍,在综合治疗中尊重患者,认真倾听和理解、安慰、鼓励患儿,在矫治肢体功能障碍的同时,激发患儿的积极参与性,提高治疗训练效果也是脑瘫治疗方法,改善患儿心理状态的健康教育,积极与患儿交流,逐渐克服患儿的偏执,依赖心理,建立独立、自信、坚强、向上的信心,培养其自理能力,使其适应社会。

2.理学疗法:脑瘫患儿进行理疗,如电针、肌兴奋治疗仪、水疗、冷热敷等。主要目的是调节功能,缓解弛缓,刺激低下的肌张力,促进循环,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从而改善平衡和步态。

3.使用矫形器具:在弛缓性脑瘫患儿的训练中,支具的应用很重要,如年幼的小儿迟缓性脑瘫患儿,因其下肢小腿后侧肌群痉挛,使足后跟不能落地、踝关节不稳定、扁平足也较多见,可使用足踝矫形支具。

4.运动疗法:据小儿弛缓性脑瘫的临床分型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训练。服困难的信心,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为将来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