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须知道的三不原则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强迫症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往往不是一种单一的情况出现,很多时候都是和别的症状同时存在。它的本质是一种性格缺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加深。对于强迫症,我们需要采取三不政策帮助患者摆脱强迫症的困扰,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三不政策?

一、不怕它。

很多人总“怕”强迫症的出现。其实,这在正常人身上偶尔也会出现的,只不过当事人不在意罢了。而强迫症患者由于怕这种思维的再现,于是,越怕就越会出现,越出现就越紧张,并不断把这种意识强化和巩固下来。

为什么一般人不会形成病态,而强迫症患者则会形成病态呢?究其原因,是个性缺陷在作祟。因此,对于强迫症,患者首先要改变思路,即大家都有过这些思维,我也有,我和大家一样正常。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建立自信心。有此依靠,就能在强迫症这只“纸老虎”面前站得住,和它进行战斗,并且战胜它。

二、不理它。

为什么很多患者与其斗争多年,却一直无法战胜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举例说明,强迫症就像拍皮球一样,皮球跳动代表着病态思维。而怎么样使它静止下来就是关键所在。

那么,怎样才能使球静止下来,即症状消失呢?答案就是停止拍球,球自然会静止下来。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只是看你会不会用而已。对待强迫症也是如此,患者只有忽视它的存在,症状才会慢慢消失。就像皮球静止一样的道理。

三、不刻意注意它。

有的患者经过初步治疗后,强迫症症状会大大减轻甚至很久不出现,这时,他可能会想症状好久没出现了,会不会再出现?这么一想,强迫症症状果真就出现了,而且带来新一轮恐惧强迫思维的“浪潮”。这种反复是正常的。

心理学家强调“症状就是未爆发的潜能”,“强迫症,是大自然对

强迫性人格在和平时期所遇到的障碍和扭曲的一种天然修正”。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种潜能无法真正释放出来,而只能通过症状“折中的”、“妥协的”、“隐晦的”、“象征的”表达呢?因为我们的“仔细”和“毅力”都只使出了一半,症状就在告戒我们要把自己的才能完全的表达出来。

简单说,仔细、耐心、谨慎、怀疑、善于思考等才能仅仅释放到了解决理性的问题这方面上,就是只用到了学习上,却没能将这些才能也同样释放到情感上面。患者没能挖掘和利用他们身上敏感细腻的情感感知能力,导致情感受到压抑。

症状是修正,但不是要把我们修正成大大咧咧的人,而是要教会我们平等的对待理性和情感,既要仔细的对待理性的问题,也要发挥自己细腻的情感感知能力,不要压抑情感,这样我们才能完善。

对于强迫症这种性格缺陷,有些专家指出,患者患有强迫症行为主要是心理上某些情感无法消除,患者潜意识告诉他们要把自己的才能完全的表达出来,所以这就形成了很多专家认为到患有强迫症的人都是天才。但是其实大家都不了解,患者需要的是释放内心的压抑与他们内心的痛苦!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