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黄疸型乙肝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临床分型的一种,在乙型肝炎临床中有急性及慢性之分。不论急性和慢性都可表现为黄疸型或无黄疸型。黄疸型的黄疸深浅主要决定于毛细胆管阻塞程度和肝细胞坏死和阻塞胆道通路的情况。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的整个病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急性黄疸型乙肝似属中医“黄疸”的范畴,其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证见胁痛、口苦、呕恶、厌油、纳差、痞满、尿黄、身目俱黄、色鲜明、全身乏力等。淤胆型肝炎时黄疸虽深,但患者一般情况往往较好,只有当持续黄疸,或黄疸急剧增高时,病情加重或引起胆汁性肝硬变的后果。

绝大多数乙肝患者黄疸加深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平行,黄疸越深,临床症状越重,病情可向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传染性强。由此可见黄疸的深浅只与病情的轻重有关,与传染性则没有直接联系。乙型肝炎的传染性与乙肝病毒血症和乙肝病毒是否活跃复制有关。临床上与“二对半”的指标变化有关。一般认为,不管患者是黄疸型或无黄疸型,也不管是急性或慢性,只要表面抗原、e抗原及核心抗体三阳者传染性就较强。传染性强弱还与血中存在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和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多少有关。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