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慢性肝炎疾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一般慢性肝炎发病以后患者会出现腹胀,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表现,那么慢性肝炎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呢?慢性肝炎发病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慢性肝炎多是从急性病毒性肝炎转变而来,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以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饮酒(18%):

酒精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而且对肝脏损害的程度与其酒精含量高低成正比。原先没有肝病的人,长期饮酒也会招致肝病,甚者发生“酒精性肝硬化”。

药物或化学毒物(25%):

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如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

病毒感染(28%):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

其他传染病(12%):

很多全身性传染病都可侵犯肝脏,如EB病毒、细菌性传染病中的伤寒等,都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

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乙肝在我国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母婴传播指的是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患者的胎盘、产道传播,不过目前母婴阻断有非常大的成功率,从而使乙肝病毒的这种垂直传播概率大大降低。

第二。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主要通过血制品注射传播等,比如由血清、血浆、血液透析以及使用其他的血制品导致的乙肝病毒感染。需要患者注意的是,即使微量的血液进入人体,也可以致使乙肝病毒的传播,由此可知,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

第三、性传播。性传播也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是乙肝患者性伙伴感染病毒的主要途径,比如同性恋、性乱交以及夫妻间性生活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等都会导致患者感染乙肝病毒。

第四、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主要是指通过医疗器械的传播。如果被乙肝病毒感染或污染的医疗器械没有经过消毒或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比如手术刀、腹腔镜等都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因此建议患者要选择相对专业的医疗机构检查病情。

看完上面的文章介绍我们应该知道了慢性肝炎的发病原因以及传播途径都有哪些了吧,因为慢行肝炎疾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慢性肝炎疾病的话,最好能够尽早的进行治疗。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