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诊断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淋巴瘤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在我们国家淋巴瘤患者有很多,由于淋巴系统是身体的免疫系统,淋巴系统遍布全身,因此,淋巴瘤的种类是很多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诊断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是指用现代诊断技术仅能发现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全身其它部位未发现的淋巴瘤,而且不包括硬膜外、眶内、累及颅骨或脊柱的淋巴瘤。本病少见,估计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3%,颅内统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为45~70岁,也有报道为40~50岁;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发病年龄较早,如儿童期感染AIDS者发病高峰在10岁左右。

诊断

由于恶性淋巴瘤对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敏感,因此术前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颅内淋巴瘤无特殊临床表现,如无细胞学和组织学资料,术前定性诊断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术中也无法确定,只能依靠病理检查来确诊。由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所以术前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很少。

总的来说,本病有以下特点:

⑴、多发于中老年患者;

⑵、病程短、病情发展迅速是本病的特点;

⑶、临床上可表现为所有颅内肿瘤所表现的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体征,无其它特异性表现;

⑷、肿瘤多发生于幕上;

⑸、辅助检查:

①末梢血淋巴细胞显示不同程度的增高,可作为本病诊断的重要参考;

②CT平扫呈高密度灶,增强扫描时病灶均匀强化是本病的特点。

③MR对本病的显示优于CT,但也无特征性。

④脑血管造影多数病人显示异常,少数可见到肿瘤染色。

⑤立体定向活检术,可明确病变性质,损伤小,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以上资料,可做出初步诊断。对于危险人群如器官移植受者、艾滋病患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EB病毒感染及类风湿等)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如病人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又合并

轻瘫或精神障碍,外周血像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头颅CT与MRI显示中线结构、脑室周围多发或弥漫性生长的病灶,则诊断基本成立,必要时可腰穿收集脑脊液行细胞学检查或行立体定向活检等其它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以上就是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诊断知识的介绍,想必现在大家对于这些知识都了解了,那么在生活中,大家要多了解淋巴瘤的知识,才能在生活中早些发现淋巴瘤并且治疗。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