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胆型肝炎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16/03/30 15:47
发布于 2016/03/30 15:47
淤胆型肝炎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流阻滞为特征的综合征,很多淤胆型肝炎患者苦不堪言,他们不知道这种病怎么治疗,也不知道这种病可不可以治好,淤胆型肝炎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可以一起来寻找答案。
淤胆型肝炎治疗的基本原则与普通肝炎相似,但是以消退黄疸为主要目的。
A、熊去氧胆酸(UDCA):减轻病人乏力、腹泻、瘙痒等症状,可保持细胞膜稳定性,减轻肝细胞炎症,改善肝功,增加毛细胆管碳酸盐分泌,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促进黄疸消退。每天500mg,分次口服,无明显毒副反应。最近有人提出UDCA可作为IFN治疗慢性丙肝的附加治疗药物。
B、苯巴比妥:为酶诱导剂,可诱导产生Y蛋白,增强其活性,促进胆红素由非结合性向结合性的转化,提高肝细胞滑面内质网的酶活力和毛细胆管膜上Na -K-ATP酶的活力,促进胆汁酸分泌,增加胆汁流量,从而利胆退黄。每天90~180mg,分次服用。
C、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消炎作用,能增加胆汁流量,促进胆汁排泄,从而具有退黄作用。用法为泼尼松龙每天40mg,经5~7天后逐渐减量停药,疗程1个月左右。应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谨慎使用。
得了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不要拖着不治,这样只会使病情加重,增加治疗的难度。
上一篇 : 诊治肝炎的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