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丙肝诊断标准是什么

发布于 2016/04/05 10:02

中老年人是丙肝的高发人群,很多中老年人患有丙肝,有的由于不了解诊断标准,没有及时诊断,延误了治疗,加重了病情,那么中老年丙肝诊断标准是什么?这是好多人想要了解的一个问题,我们会在文章中为大家分析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1、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RNA阳性。HCV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RNA持续阳性者。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2、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预防的问题是这样的:1989年,丙型肝炎病毒才被发现,它与乙肝病毒一样,主要经血液传播,它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传播方式:血液或血制品感染;共用针头、注射器械感染;一些特殊的器械感染如透析;其它尚未被证实的因素,如长期密切接触感染(追查患者家属,发现家庭有聚集感染现象)已经引起重视。丙肝的危害在于,HCV感染后HCVRNA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成为慢性感染,慢性化率为是非常高的。一旦慢性丙型肝炎发生后,HCVRNA滴度开始稳定,感染6~12个月后自发痊愈的病例很少见。除非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后果是进展为肝纤维化,并发展成为肝硬化、终末期肝病。

丙肝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但是不要过于劳累,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保持一个好心情。这对疾病的治疗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健康的生活。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