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啥病毒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6/22 06:04
发布于 2025/06/22 06:04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肺炎支原体属于柔膜体纲,缺乏细胞壁结构,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其体积微小,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侵入人体下呼吸道,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释放毒性物质导致细胞损伤。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在密闭环境中易造成聚集性感染。潜伏期较长,通常为2-3周,这增加了防控难度。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暴发流行。
3、易感人群5-15岁儿童青少年发病率最高,但各年龄段均可感染。免疫力低下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后症状可能更严重。婴幼儿感染可能表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
肺炎支原体通过表面黏附蛋白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产生过氧化氢等毒性物质,引起纤毛运动障碍和上皮细胞坏死。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也可能参与肺部病变的形成。
5、与其他病原体区别
不同于细菌性肺炎常见的高热症状,支原体肺炎多为中低度发热。与病毒性肺炎相比,其病程更长,咳嗽症状更顽固。胸部影像学表现也有其特征性,多为单侧斑片状浸润影。
支原体肺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梨、百合等润肺食物。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外出佩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如咳嗽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复诊评估病情变化。
上一篇 : 支原体肺炎发低烧怎么回事
下一篇 : 支原体肺炎感染恢复期多久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