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的诊断一般都有什么

发布于 2016/04/18 14:10

认知功能衰退到一定程度,将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就可以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然而,引起痴呆的病因非常复杂,目前已知就有近一百种,因此,各种痴呆诊断相关的辅助检查手段应运而生,那么痴呆的诊断一般都有什么呢,请看下文介绍。

当认知障碍患者首次就诊时,临床医生会要求其进行神经心理测定,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减退,认知损害的领域和严重程度如何。神经心理测定是痴呆历史最为悠久的诊断手段之一,由专门的神经心理评定员进行,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应的工具,繁简不一。

血生化检查在痴呆诊断中主要肩负鉴别诊断的作用,有助于发现可治疗的认知障碍病因,例如:维生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感染性疾病等;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颅内病灶、各种病因(如肿瘤、硬膜下血肿、脑积水)或其他可能导致痴呆的因素(如脑血管病)。

近年来涌现出不少新兴痴呆诊断手段。包括磁共振容积成像及测量、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和PET特异性配体显像。通过对beta淀粉样蛋白、磷酸化Tau蛋白等特异性蛋白浓度的测定,可以对痴呆进行精确的病因学诊断,并能在痴呆的临床前阶段实现早期诊断。研究显示,结合脑脊液中特异性蛋白等生物标志物指标。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