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可分为三个类型

发布于 2025/06/27 05:23

重型肝炎可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三种类型。重型肝炎是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的严重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需及时就医干预。

1、急性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骤,多在发病两周内出现肝衰竭表现。常见诱因包括甲型或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等。典型症状有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实验室检查可见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下降,血清胆红素短期内急剧升高。该型病情进展迅猛,易并发肝性脑病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血浆置换、人工肝等综合治疗。

2、亚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多在发病15天至24周内出现肝衰竭。常见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药物中毒。临床表现为持续加重的黄疸、腹水、出血倾向。病理特征为亚大块肝坏死伴肝细胞再生。该型患者易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并防治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3、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常见于乙肝肝硬化患者重叠感染或饮酒诱发。临床既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又出现黄疸骤升、凝血功能障碍等急性表现。治疗需兼顾基础肝病管理和急性肝衰竭抢救,肝移植是终末期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重型肝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控制在20克以内,以植物蛋白为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适量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预防跌倒和消化道出血。康复期应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接种肝炎疫苗可预防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衰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