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临床诊断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11/05/26 19:39

痛风多发人体最低部位的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很快1-7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

1.痛风X线检查

骨关节为痛风患者常见的受累部位。骨骼内还有大量钙盐,因而密度较高并与周围软组织形成良好对比。因此,病变易为X线检查所显示。普通X线摄片和X线数字摄影(CR或DR)简单易行,费用较低,可显示四肢骨关节较为明显的骨质改变、关节间隙和骨性关节面异常及

关节肿胀X线平片通常作为了解痛风病人有无骨关节受累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常规检查应摄取检查部位的正侧位片,骨骼病变摄片范围应包括一个相邻的关节。特殊检查主要有放大摄影、体层摄影和软组织钼靶摄影。放大摄影系利用小焦点的X线束自焦点向远处不断扩大的原理,使检查部位与胶片或X线感应板之间保持较大距离,从而获得放大图像,以便更好地观察骨骼的细微结构。体层摄影和软组织钼靶摄影正逐渐为CT检查所取代,现已很少应用

2.痛风早期诊断

1.临床诊断急性痛风的标准: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伴有血尿酸增高,秋水仙碱试验治疗有效,即在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数小时内,每1~2小时秋水仙碱0.5~1mg,如果是急性痛风,一般在服药2~3次后,关节立即不痛,从寸步难行到可以行走。

2.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标准: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或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有尿酸盐结晶。上述三项符合一项者即可确诊。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检查和X线征象等12条中的6条者,可确诊为痛风:

⑴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⑵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到高峰。

⑶单关节炎发作。

⑷观察到关节发红。

⑸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⑹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⑺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⑻可疑的痛风石。

⑼高尿酸血症。

⑽关节内非对称性肿大X线检查。

⑾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糜烂。

⑿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⒀典型的痛风足,即第一跖趾关节炎,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

总之,急性痛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反应不难诊断。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认真进行鉴别,并应尽可能取得尿酸盐结晶作为依据。

以上就是专家对“痛风的临床诊断方法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与痛风致病因素有关的人群,建议要做好痛风的预防措施,如果关于痛风还有其他疑问,请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或者打电话进行咨询。

痛风http://www.fh21.com.cn/guke/tf/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