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患儿心理护理诊断
发布于 2016/05/03 09:07
发布于 2016/05/03 09:07
失眠是指明显的个人心理因素引起的睡眠质和量的变化,出现的入睡困难,易醒早醒,浅睡多梦,甚至彻夜不眠的情况,失眠出现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如及早加以干预,消除心理因素,可以很快缓解,否责长期下去,可发展为慢性失眠,顽固性失眠,那么,让我们了解一下失眠患儿心理护理诊断。
自责心理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1]。期待心理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网站管理员,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点上班),常于晚7时睡觉,因害怕迟到,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有的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手足无措心理: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旗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以上五种导致失眠的心理因素是常见的心理因素导致失眠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心理因素给予不同的治疗,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建议患者睡前喝杯温牛奶或温蜂蜜水,大多数人喝过后会像小孩一样甜甜睡去。同时呢失眠者在“yao补不如食补”的今天,如果采用得当的食疗方,除不良反应外,且有一定的催眠功效。
上一篇 : 失眠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下一篇 : 小儿失眠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