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的护理诊断

发布于 2016/05/10 10:36

创面诊疗科的骨髓炎患者中大多数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不彻底的而使病情反复发作,最终遗留下死骨、死腔及窦道的结果,了解自己病情,注意日常护理对病情的缓解有相当大的帮助,介于此,介绍一些骨髓炎的护理诊断方面知识。

护理知识:

1、协助锻炼,慢性骨髓炎没有急性的全身症状,主要有面色苍白消瘦等营养不良表现。可协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病情较轻者,可让其散步等,以增强体质。

2、随时观察伤口变化,如伤口的大小、形状、边缘与颜色,以及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和脓液的多少、性质、颜色、根据情况辨证用药。

3、创口要保持清洁,做好带菌伤口的无菌操作。

4、防止褥疮发生,对卧床病人,要注意居室、病床的卫生,帮助患者翻身或变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5、注意调理患者饮食,多食滋补肝肾及补气养血的食品,如动物肝、肾、瘦肉、牛奶等,提高机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

诊断知识:

一、症状表现:

1、病史:慢性骨髓炎患者多多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开放性骨折或是创伤病史。

2、症状:炎症静止时期,局部症状轻微,局部疼痛,红肿,流脓总是反复发作,时好时坏,时轻时重。当炎症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疼痛,寒战高热局部红肿压痛,流脓,体温增高,原已愈合的窦道再次开放,流水,流脓,有时可排出小死骨片,或稍有破溃即引起久不愈合的溃疡,或是伤口长期的不愈合,窦道口有肉芽突起,流出臭味脓液。这些症状会随患者的身体而发生改变,即体质不好或是抵抗力低下时,可诱发发作,使的病人处在一个长期消耗的状态。

3、体征:由于骨失去原有的形态,则会使患肢增粗变形,表面皮肤变色,当死骨排出窦道闭合,炎症消退,多次反复发作,由于骨骼的破坏,内有不易清除的坏死组织及细菌,从而导致传统的刮骨不能有效的彻底治愈骨髓炎,易反复发作。

二、临床影像学检查:

1、慢性骨髓炎拍片显示:骨质增生,增厚,硬化,骨腔不规则,有大小不等的死骨如果已进行手术患者刚可见金属内置异物。当大量骨包壳生成时,骨轮廓变粗,外形不规则,包壳骨有脓液侵蚀形成的瘘孔,有时伴病理性骨折征象。由急性向慢性过渡阶段可表现为:骨破坏区广泛,骨质疏松,周围骨质增生,密度增高等。当骨皮质出现浅碟状缺损和大片溶骨状破坏伴软组织影要警惕癌变。

三、化验检查

慢性骨髓炎患者在炎症静止期白细胞记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变化不明显,有时感染已存在,白细胞仍处在正常范围。ESR升高,但无特异性,C反应蛋白在感染数小时增高,用药后恢复正常,是一个相对敏感的指标。

诊断慢性骨髓炎一般情况临床上可以通过以上几点就可以明确诊断,特别是有经窦道排出过死骨者,诊断更容易,X线片可以证实有无死骨,了解死骨形成,数量,部位以及附近包壳骨生长的情况,当死骨难以辨认时,可做CT,MRI等检查。同时在进行诊断时还要注意与其它疾病相鉴别,如骨结核,骨肿瘤等。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