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与溃疡在症状上该怎么鉴别?
发布于 2019/06/14 11:12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9/06/14 11:12 复禾健康
近年来,胃病成为越来越多人健康的威胁,罹患胃病的人越来越普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胃溃疡。很多人认为,吃的太多了,吃的有问题了会导致胃不舒服因此形成胃溃疡,那么食物是不是会导致胃溃疡呢?
为什么会得胃溃疡?
过去,大家都认为某些食物会造成胃溃疡,但现在我们知道,导致胃溃疡的是其他的因素,比如长时间服用缓解疼痛的药物或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食物不会直接地导致溃疡,算是一种诱因。而胃溃疡还有其他一下诱因
一、精神紧张:
长期紧张的生活会令胃酸分泌量增加,刺激胃黏膜,形成溃疡。
二、吸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直接刺激或损伤胃黏膜。
三、饮食不规律:
吃饭既不定时也不定量,要么暴饮暴食,要么零食不断,扰乱了胃的正常节律,使胃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之易发生溃疡。
四、药物的作用:
许多药物都对胃黏膜有刺激或损伤作用,尤其是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长期服用会使胃肠黏膜产生溃疡。
胃镜下的胃溃与早癌有何关系?
通常,在胃镜检查时发现溃疡病变,需要做良恶性鉴别,内镜下鉴别良性和恶性溃疡(也就是通常说的胃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病变的大小,大的溃疡恶性的可能性大。
第二、形状,恶性溃疡往往形状不规则;
第三、恶性溃疡的底部往往凹凸不平;
第四、恶性溃疡表面的苔往往污秽(很脏);
第五、恶性溃疡的边缘多伴有结节样隆起,反之,则良性可能大。
早期胃癌与溃疡在症状上该怎么鉴别?
1.年龄与病程
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90%的病人均有上腹痛,而且呈周期性发作,每次疼痛可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然后有一定时期缓解,之后又再发作,常迁延多年。
而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胃癌一般无明显不适。但一经出现上腹痛等症状,便呈进行性加重,病情发展较快,病程短。
2.一般情况
胃溃疡病人一般情况良好,食欲尚可,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很少发生贫血,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而胃癌患者食欲较差,晚期可无食欲,全身进行性消瘦,多有贫血。晚期在左锁骨上可触到肿大淋巴结,上腹有时可摸到肿物。
3.疼痛的规律性
胃溃疡的疼痛多与饮食关系密切,即餐后半小时开始,疼痛持续几个小时,有烧灼感,其后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食后再次发现上述节律。服碱性药物疼痛可以缓解。
胃癌的疼痛无规律性,与进食无关,进食后疼痛可加重,也可减轻;疼痛性质不定,可以是钝痛或剧疼,常有饱胀感;晚期疼痛加重,多为持续性,服抑酸药物也不能缓解。
40岁以上人群是胃肠病、胃肠癌的高发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胃肠健康检查。如果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上一篇 : 胃溃疡穿孔的症状有哪些?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