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消化不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发布于 2016/05/20 10:03
发布于 2016/05/20 10:03
消化不良主要是有胃动力障碍引起的,引起消化不良的因素很多,大部分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很多人对消化不良不重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专家表示,肠胃疾病不可忽视,以免疾病加重,危害扩大。治疗的前提是要正确诊断,那么诊断消化不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要重视肿瘤家族史,年龄40岁以上作为参考,但应密切结合临床。
2.对于有明显情绪因素和心理障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有关检查,对于明确病情,及早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3.如果病人无上述情况,且一般情况良好,或以往已经接受过有关检查,最近症状又有复发,或暂时不能接受有关检查是,可以采用经验性治疗。经验性治疗应结合消化不良的症状特点及症状与进餐的关系,推测其可能的病理生理基础。
4.健康人的消化间期胃十二指肠运动表现为MMC,其中MMMIII期常见,但餐后胃内食物分布异常。餐后胃底松弛损害或对扩张的感觉异常可能与早饱有关。约50%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十二指肠对机械性刺激高度敏感,可以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食量虽少,但容易产生上腹饱胀症状。
5.十二指肠动力紊乱引起的十二指肠酸清除能力降低与恶心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空腹时常常出现症状可能是MMC活动异常,包括MMCIII期出现次数减少、MMCIII期动力减弱及十二指肠胃反流等,这些可以解释有些病人空腹时就有症状,餐后症状不减轻甚至加重。
这时患者常常不敢多进食,以免加重症状。注重进餐和消化不良症状的关系,有助于判断分析消化不良病人的病理生理基础,即是酸相关性疾病还是动力相关性消化不良。
6.食物可以缓冲胃酸,使胃pH升高,所以可以减轻胃酸刺激症状。如果病人空腹时上
腹部不适、容易饥饿、疼痛或发胀,进食后可以缓解症状,则很可能是酸相关性疾病,也就是通俗的说,胃酸过高或对胃酸高敏。
7.如果病人进餐后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早饱和上腹胀等症状,空腹时症状缓解或无症状,或者空腹时有症状,但是进餐后会加重时,应该注意有无过多或不当饮食,以致出现胃消化负荷过重或出现不符合胃消化生理的情况。
8.如无食物因素,餐后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可以视为胃动力障碍相关性消化不良。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疾病或功能性消化不良。
9.对于以上情况可以选则抑酸剂或抗酸剂治疗酸相关性疾病,选用抗动力剂治疗胃动力障碍相关性消化不良。服药时间为2周,如果症状减轻或消失,则进一步支持以上诊断,如果无效,则建议进一步检查。
临床上遇有消化不良症状患者时,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有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有耐心的倾听和细致的检查,要告诉患者定时随诊,要指导患者的饮食方式和心理调适。这样才可以做到全面了解病情,及时把握病情发展,不至于贻误病情,延误治疗。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