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传染源的相关介绍

发布于 2016/06/21 09:09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本病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应通过对丙肝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认识,提起对其的重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介绍。

丙肝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本病的潜伏期为2~26周,平均8周。丙肝的传染期从临床症状出现前1至数周开始,直至整个临床期以及慢性期。丙肝病后6个月ALT仍异常者占百分之五十七,这些人较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少部分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有的发展成为亚急性肝坏死或肝癌。在一次丙肝流行中,除临床型病例外,常可见大量亚临床型感染者。亚临床型感染者的主要表现为单项ALT升高,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HAV、HBV、CMV和EBV急性感染标志阴性,抗-HCV则为阳性。此型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人群中的隐蔽性传染源。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为ALT正常的持续病毒血症者,也具有传染性。

丙肝的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但传播方式较乙型肝炎局限,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具体途径包括:输血及血制品传播:通过血液、血制品等可引起血源性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国内报道80%以上静脉毒瘾者为抗HCV阳性,血液透析者及骨髓移植者亦是高危人群。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散发的HCV感染者中大部分由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精液和唾液中存在的HCV,性接触传播不容忽视。母婴传播:母亲为HCV感染者的婴儿,感染HCV的几率约为百分之十。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