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针灸哪些部位

发布于 2025/11/26 14:05

腰肌劳损针灸治疗通常选取腰部及下肢相关穴位,主要有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阿是穴等。针灸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通过刺激穴位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肾俞

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该穴位主治腰痛、遗尿等肾系病症,针灸时可配合温针灸增强温肾壮阳效果。腰肌劳损患者常因肾气不足导致腰部酸痛,刺激肾俞能帮助改善腰肌无力症状。

2、大肠俞

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肾俞同属膀胱经。该穴主治腰脊强痛、腹胀等,对久坐导致的腰肌慢性劳损效果显著。针灸时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配合拔罐可进一步松解腰部肌肉粘连。

3、腰阳关

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属督脉要穴。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尤其适合长期弯腰劳作引发的腰肌劳损。针灸此穴能振奋阳气,常与肾俞配伍使用,采用捻转补法增强通络止痛效果。

4、委中

委中位于腘横纹中点,属膀胱经合穴。中医讲究"腰背委中求",该穴对急慢性腰痛均有缓解作用。针灸时可配合刺络拔罐,帮助消除腰部肌肉炎症因子,改善因劳损导致的放射性下肢酸胀。

5、阿是穴

阿是穴即腰部压痛点,属局部取穴范畴。针灸时根据患者具体疼痛部位灵活选穴,多采用齐刺或扬刺法直接松解肌肉痉挛点。现代研究表明,刺激阿是穴能有效降低局部肌张力,缓解腰肌劳损的板结感。

腰肌劳损患者除针灸治疗外,应注意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日常可进行五点支撑、小燕飞等腰部锻炼。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配合中药热敷包外敷,成分含伸筋草、透骨草等具有舒筋活络功效的中药材。建议每周进行2-3次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群力量。若针灸治疗2-3周后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复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病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