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25 08:48

急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脱水等。急性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食物中毒引起,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腹痛

腹痛是急性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难忍不等,常伴随肠鸣音亢进。细菌性肠炎腹痛更剧烈,可能伴有里急后重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痛通常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数十次,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细菌性肠炎粪便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轮状病毒肠炎粪便多呈蛋花汤样。严重腹泻可导致电解质紊乱,需警惕低钾血症表现如乏力、腹胀等。

3、恶心呕吐

胃肠黏膜受刺激时可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儿童患者呕吐症状更突出,可能引发脱水。诺如病毒感染常以突发呕吐为主要表现,呕吐后腹痛可能减轻。持续呕吐需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

4、发热

细菌性肠炎多伴有中低度发热,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出现高热。病毒性肠炎发热程度较轻,幼儿可能出现热性惊厥。发热伴随寒战提示菌血症可能,需及时就医。退热后仍有精神萎靡需警惕脱水加重。

5、脱水

频繁呕吐腹泻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婴幼儿可见前囟凹陷。重度脱水可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老年人和婴幼儿脱水进展更快,需密切监测尿量和精神状态变化。

急性肠炎患者应卧床休息,呕吐剧烈时暂禁食4-6小时,后逐步过渡到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腹泻期间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摄入。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2周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