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怎么诊断呢

发布于 2016/08/22 18:11

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胃癌、食管癌。

大肠癌的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大便常规检查注意有无红细胞,脓细胞,大肠癌大便隐血试验多为阳性,此法简便易行可作为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对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应进一步做钡剂灌肠,x线检查和内窥镜检查,若大便潜血试验阴性,而临床上高度疑为大肠癌时,应重复检查或作x线钡灌肠检查。

(二)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重要方法之一,钡剂灌肠检查可观察肠蠕动,结肠袋的形态,肠腔有无狭窄或扩张,肠腔内有无肿块等。在直肠癌的诊断中,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有助于了解和排除多原发癌。但对诊断直肠癌无用,甚至会给人以假象,尤其对早期或较小的病变。因为进行灌肠时,插入肛管往往已通过或超越病变,x线中无法显示病变,而人们却从此得出无病变的诊断。

(三)纤维结肠镜检查

1.纤维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便血和大便浴血持续阳性,疑有结肠肿瘤者。

(2)疑有结肠息肉或经x线检查发现有息肉需鉴别良、恶性者。

(3)术前需确定大肠癌病变范围者。

(4)检查大肠癌术后有无复发者。

2.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禁忌症

(1)任何严重的急性结肠炎者。

(2)疑有肠穿孔或急性腹膜炎者。

(3)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及曾有腹腔、盆腔手术后发现显著肠粘连者。

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不仅可以看到癌肿的存在,并可以观察其大小、位置、局部浸润的范围以及肠壁和周围组织是否已有粘着等情况,从而判定病程的早晚及病变的程度,通过结肠镜采取活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还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化程度。结肠镜良好的深达度,对钡剂灌肠不易发现的微小病变,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四)直肠指诊:约80%的大肠癌可以在直肠指诊时被发现,而在直肠延误诊断的病例中,约有80%是由于未做直肠指诊。

(五)CT诊断:当肿瘤向肠壁外生长,扩张到邻近结构,使肠壁外侧轮廓模糊时,CT有助于做出诊断;

1.结肠肿瘤的CT表现为:①腔内肿块,可为光滑锐利或为绒毛状边缘;②肠壁局限性或环形增厚,大多病灶直径大于2cm;③病变区CT值约40~60Hu;④可发生弥漫性钙化或由于坏死而导致中央密度低区;⑤粘液腺癌病灶密度低,可见水样密度区;⑥肿瘤穿透肠壁达浆膜层和向外扩展时肠壁显得模糊;⑦可直接侵犯周围脏器,如胃、胰腺、胆囊和直肠等;⑧局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2.大肠癌的CT表现:

①肠腔内实质性肿块,大小不一,常在l~10cm之间,边缘不规则,可呈分叶状。肿块的密度与大小有关,小于5cm者密度多均匀,大于5cm者瘤内可有坏死,密度不均匀。

②肠壁局限性或环形增厚,早期直肠癌肠壁增厚不明显,常为局限性,但肠壁厚往往大于6cm。

③肠腔环形或不对称狭窄,形态不规则,狭窄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肠腔闭塞。

④癌肿向肠壁周围浸润,肿瘤穿过肌层到达浆膜层和周围脂肪层时,表现为浆膜面模糊,肠周脂肪层密度升高,有时可见条索状软组织影,一般认为这是肠周浸润的直接征象,但不具特异性也可见于炎性病变。

⑤邻近组织和器官受侵,如直肠周围肌肉、前列腺、阴道、输尿管、盆腔等。

淋巴结肿大征象。

肝转移,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不如大肠癌常见,转移灶多为小而多发,孤立转移罕见,有时病灶内有钙化

⑧癌性穿孔。

(六)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CEA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具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不适合作为普查或早期诊断,但对估计预后观察疗效和复发方面具有一定帮助。

(七)超声显像检查:直肠内超声显像检查是以探查直肠癌外侵和肿瘤对直肠壁的浸程度为目标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