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

发布于 2016/09/21 16:44

我们都知道,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之下,心脏是存在于我们体内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器官,在正常的情况下其血液的流动应该是沿着一个方向进行的,但是如果患了先天性的心脏病,就会致使心脏的结构产生改变,使血流动力学产生阻碍。那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时候会对患者造成哪些危害呢?

第一、可出现机体组织器官的供血有障碍,导致组织出现缺氧情况,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第二、可造成患者的肺部血流增多,易使肺部的感染反复出现;

第三、血流动力学异常还可加重心脏的负担,发生心力衰竭,诱使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甚至出现猝死;

第四、因为心脏结构的不正常而导致的血液湍流可使心内膜结构局部遭受损害,易导致细菌的滋生,进而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先心病除了会造成以上身体方面的损害外,还可能会给患儿的心理上造成伤害,也会给患者的幸福家庭生活蒙上阴影,进而影响到患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的可对患者的人格造成影响。

先心病大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因为有大量左向右分流,患者在婴儿时期可能会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并且伴有心力衰竭,使用单纯的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常常会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因此应及早完成手术,一般l岁以内,甚至小于半岁。

但是2岁以内的中小室间隔缺损,如果临床无症状,心电图影响不大,生长发育正常,可等到2岁复查以后再决定手术,因大约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的膜部、肌部室间隔缺损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自然闭合。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