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影响发育吗

发布于 2016/10/08 16:49

新生儿出生后其血中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数值时,为新生儿黄疸。由于新生儿本身的生理特点,大多数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父母会发现宝宝脸及躯干皮肤会发黄,就会担心宝宝是否有病?

新生儿出生后其血中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数值时,为新生儿黄疸。由于新生儿本身的生理特点,大多数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父母会发现宝宝脸及躯干皮肤会发黄,就会担心宝宝是否有病?该怎么处理?会不会有后遗症?母乳性黄疸该不该停奶等等。

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病因

新生儿溶血病:为较常见的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为O型、丈夫为A或B型)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大量破坏,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汉族人以ABO血型不合溶血为主;而Rh血型不合溶血则病情较重,常引起胎儿宫内溶血,造成新生儿出生时即有严重的黄疸存在。

新生儿感染: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等重症感染,可造成新生儿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胆总管狭窄或闭锁、先天性肛门闭锁等:由于胆汁或胎粪排泄障碍,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母乳性黄疸:与出生初期母乳喂养不足或纯母乳喂养有关。

二、和

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

新生儿特有的、与母乳喂养有关的黄疸。按黄疸出现的时间可分为:

1、母乳喂养性黄疸: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3-5天由于摄人母乳量不足,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导致其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主要包括帮助母亲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确保新生儿摄人足量母乳,必要时可补充配方乳。

2.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1周后,2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延续4-12周方消退;若停止母乳喂养,黄疸在48-72小时明显消退。母乳性黄疸的婴儿若一般情况良好,胆红素小于15mg/dl,不需停母乳,如胆红素大于15mg/dl,则需停母乳三天,加用配方奶,如大于20mg/dl,则需到医院就诊。

作为爸妈应该了解,刚出生的婴儿很容易出现黄疸的现象,有时侯宝宝在出院前就有黄疸升高,有时是回家几天以后才出现。所以爸妈需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生不正常的黄疸,就必须回医院检查。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