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骨质疏松症可以治愈吗

发布于 2016/10/31 09:13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在发育(8-14岁)发病的,且没有明确发病原因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自从1938年德国的Schippers首次报道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来,已有60多例病案报道。其典型表现是在青春期发病的儿童,以背部下端、髋部和脚的隐痛开始,渐渐出现行走困难。

常发生膝关节和踝关节痛以及下肢骨折。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无性别差异,与家族史和饮食结构无关。全身的体格检察可以是完全正常的,也可表现为胸腰段的脊椎后凸、脊柱后侧凸、鸡胸,头到耻骨到足跟的比小于1.0,身高变矮,长骨畸形,跛行

青少年要多运动、多晒太阳、保证营养,增加峰值骨量储备;30-35岁成骨细胞对人体“骨骼大厦”的建设大于破骨细胞的“破坏”,因此骨量一直增长并达到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老化及疾病等原因,破骨细胞的作用逐渐超过了成骨细胞,人开始丢失骨量。

1.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补钙不要多,按国家标准足矣。过量补钙有增加肾结石和冠心病的风险。补充活性的维生素D骨化三醇能帮助钙吸收,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除了强健骨骼外,维生素D还有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防滑跌、调节免疫、抗肿瘤及对心血管的好处。

2.双磷酸盐: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这是治疗继发骨质疏松使用最多的药物,可以大幅提高骨密度,使用前要查钙、磷、骨代谢,又因对肾功能有损伤,使用中每半个月应检查肾功能。

3.降钙素: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骨痛骨折急性期双磷酸盐不能使用时也可以用来增加骨量。

4.雌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剂:雌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但是同时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风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以替代雌激素选择性的作用与分管骨骼的雌激素受体上,发挥类雌激素作用,但是不作用于分管乳腺和子宫的雌激素受体上,避免了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5、PTH-甲状旁腺激素药物:特立帕肽。主要成分PTH-甲状旁腺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低剂量间歇给药优先刺激成骨细胞发挥作用,长新骨,增加骨密度效果最好的。新药,很贵。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