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下疳的研究现状

发布于 2016/11/07 12:22

软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感染引起,主要发生于生殖器部位多个痛性溃疡,多伴有腹股沟淋巴结化脓性病变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本病由性交传染,临床上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在我国比较少见。

本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及低层社会的黑人中发病较多,是发展中国家人生殖器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发现有软下疳的暴发,主要发生在贫穷的、异性恋的人群中,这些人常与娼妓有性接触,其中男性软下疳病人百分之五十以上是与娼妓接触传染的。

我国在40年代以前发病率较高,如在东北地区门诊病例统计占百分之十到十三点六,60年代以后经大力防治几乎绝迹,80年代起,本病在我国一些地区又有发现,但仍属于少见之症,监测系统报道的软下疳病例逐年增加,1993年7例,1994年30例。可能部分病例仅靠涂片检查结果诊断,而未能用培养法作病原诊断。

本病常见于男性,女性相当少见,男女之比约为9∶1,可能由于发生于阴道及宫颈的损害不引起症状,难以发现之故。

较近研究发现,软下疳是促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在异性间传播的重要辅助因子,认为控制和消灭软下疳是减少HIV-1在异性间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