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头晕是因为血液粘稠?血液粘稠怎么办?

发布于 2024/05/11 08:36

人体内的血液可以促进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体内各器官的正常运作。但是受着年龄、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血液粘度增加,流动性变差,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那么血液粘稠怎么办呢?

血液粘稠的信号

1、晨起时头晕,晚饭后清醒

血液黏稠度比较高的人,早上起床后会感觉很晕,无精打采,脑袋不清醒,直到早饭过后,大脑才逐渐变得清醒起来。而到了晚上本该有睡意的时候,反而精神得很,有的人甚至到了半夜都没有困意。

2、午饭后须立即睡觉

正常人吃过午饭后都会有困意,但是坚持一下也可以忍受。但是对于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来说,在午饭后就会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一定要立即睡觉,否则一下午都会全身不适,无法做事。只有午睡后,精神状态才会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午饭后血液循环在加速,再加上本身血液黏稠,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症状更加明显。

3、下蹲时气短

人体下蹲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上血液黏稠,血液循环极度不畅通,导致无法让机体进行气体交换,会引起呼吸困难、憋气等机体缺氧现象。

4、视力突然模糊

大多数老年人都会有血液黏稠的情况,血液流通不顺畅,如不能及时供给视神经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就会导致视线出现短暂性模糊,严重时甚至突然看不清东西。

血液粘稠怎么办?

1、控制饮食

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尽量不要摄入太多糖类物质或者含有胆固醇,脂肪的食物。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每次吃饭保持八分饱即可,饭后多运动,可以促进消化。

2、多食果蔬多饮水

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调节血脂,蔬菜中的纤维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多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大豆及豆制品、禽蛋、鱼类有利于改善血液粘稠度,使血栓不易形成。

3、适当多运动

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身体血液黏稠的状态,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爬山、游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和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将体内多余的脂肪消耗掉。这样对体重控制有利。

4、定期体检

50岁以上的人应该定期做体验,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可动态观察血粘度指标,做到心中有数。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