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正常,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4/09/21 15:54
发布于 2024/09/21 15:54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参与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乙肝五项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药物性肝损伤、胆囊炎、脂肪肝、心肌炎等导致。建议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生理性因素:生理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常见于短期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熬夜等状况。在这些情况下,肝脏代谢活动增强或受到暂时性应激,导致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得原本存在于细胞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释放入血液中,从而检测值偏高。虽然乙肝五项检查正常,表明并未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但生理应激可能单独造成转氨酶水平波动。选择安静的环境,每天10点前入睡,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以及剧烈运动,让肝脏得到充分恢复。
2、药物性肝损伤:如抗结核药、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以及某些保健品,可能导致肝毒性反应,进而引起肝细胞受损。即使患者未感染乙肝,药物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仍可导致肝细胞膜破裂,释出大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至血流中,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上升。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同时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如护肝片、柴胡舒肝丸、甘草酸二铵胶囊等。
3、胆囊炎:胆汁排泄受阻或者炎症蔓延至邻近肝组织,都可能刺激肝细胞释放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而使血液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浓度升高。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克林霉素片、熊去氧胆酸片、硫酸阿托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脂肪肝:由于长期高脂饮食、肥胖或酗酒等原因导致肝内脂肪堆积过多,继而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与炎症反应,可以促使肝细胞膜受损,使得胞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溢出到血液中,造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增高。需要戒烟戒酒、同时坚持每天15分钟到30分钟的适当训练,如慢跑、游泳等,以减轻体重和脂肪堆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托伐他汀钙片、卵磷脂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肌炎:虽主要影响心脏,但在疾病过程中,机体可能出现系统性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此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也可能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循环中的细胞因子增多而导致升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片、卡托普利片、雷米普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也可能是肝硬化导致。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大米、玉米、番茄、香蕉等,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同时限制酒精摄入,以防进一步损害肝脏。
上一篇 : 乙肝两对半12345全阳性怎么回事
下一篇 : 百白破和乙肝疫苗间隔多久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