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囊肿中医治疗原理是什么

发布于 2016/11/29 17:28

前庭大腺囊肿以局部包块伴坠胀感为其临床特征。其发生多与肝脏功能失调有关,或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因寒邪内侵、滞于肝脉,均可致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于局部。本病在临证时,尚须注意与外阴疖肿等症相鉴别。

1.气滞

主证:外阴部包块,按之柔软,推之可移,有坠胀感,或两胁胀。舌质正常或紫暗,苔薄,脉弦。

分析:肝脉绕阴器,情志不畅,肝郁气结,气血瘀滞于局部故可见阴部肿块,有坠胀感。肝郁不舒,气机不畅,故见两胁胀,舌脉均为

肝郁气滞之象。

2.寒凝

主证:外阴部包块,按之柔软,推之可移,有坠胀感,或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分析:寒邪内侵,滞于肝脉,血为寒凝,瘀于局部,故可见外阴部包块,余证及舌脉均为寒凝之象。

本病在治疗上当以手术为主,有手术禁忌症而不能行手术者,可以中医药治疗。

一、辨证选方

1.气滞

治法:舒肝行气,兼以活血散结。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5g,白术15g,当归15g,茯苓15g,丹参15g,赤芍15g,枳壳10g木香10g。局部红肿疼痛者,可加金银花15g,连翘15g,公英20g;肿块较硬者,可加海藻15g,昆布15g,炒山甲30g。

2.寒凝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行滞。

方药;阳和汤加减。熟地25g,白芥子10g,鹿角胶15g,肉桂5g,姜炭5g,麻黄5g,生甘草5g。坠胀较甚者,可加荔枝核15g;大便溏者,可加赤石脂15g,补骨脂15g,山药15g,白术15g;气血不足者,可加党参20g,白术15g,川芎10g,当归15g。

二、其它疗法

(一)熏洗法

1.苦参、蛇床子、黄柏、艾叶、芒硝、白鲜皮、白矾各15g。加水适量煎30分钟,取药液100ml,加食醋10ml,每日熏洗两次。

2.公英、地丁、双花各20g,丹参、赤芍、三棱、莪术各15g。每日1次,煎汤熏洗。

(二)外敷法

七厘散加风湿

骨痛药酒适量,调敷患处,每日敷药12小时以上,连用1周。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