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的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护理须知
发布于 2016/12/01 11:05
发布于 2016/12/01 11:05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目前的发病率比较高,一般好发中老年人群,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危害很大,会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或由于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脑栓塞等,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做好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有:
一、加强患者术后的肢体锻炼。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6小时协助患者做下肢伸屈运动,改善足、趾与肢体血液循环;对于术后24小时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鼓励做深呼吸,促进血液回流;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在床上做肢体活动;活动不便者,应做肢体上下被动活动或腓肠肌的按摩,以便改善下肢血运。
二、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的宣教工作,向患者细致地解释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三、适当应用止血剂。应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止血剂的用法,一般术后24~48小时即应停用。长时间止血合剂无明显治疗作用,反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四、输液时注意更换穿刺部位,如盆腔手术后的患者,不宜采用下肢补液。
五、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应避免肢体活动,忌用手按摩患肢皮肤以防止栓子脱落;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
六、密切观察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高危因素患者,如手术大、手术时间长、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其早期症状及体征,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如何护理?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有加强心理护理、加强患者术后的肢体锻炼、输液时注意更换穿刺部位、适当应用止血剂、密切观察病情和应避免肢体活动等。
上一篇 : 没有了~
下一篇 : 流行性腮腺炎在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有哪些?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