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到最后,都是怎么死的?医生叹气:多半是因为这几个并发症

发布于 2024/10/23 11:34 原创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但有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却是共通的:糖尿病本身通常不会直接致命,真正的威胁往往来自那些令人防不胜防的并发症。李奶奶,一位慈祥温和的老人,患糖尿病多年。她一直都很乐观,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自我感觉病情控制得还不错。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有一段时间,李奶奶总是感觉胸口闷痛,起初她以为只是普通的劳累,并未在意。但症状逐渐加重,直到有一天,她在买菜的路上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发现她是由于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病变,导致了严重的冠心病,这次的晕倒正是心肌梗死的表现。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李奶奶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她的家人悲痛欲绝,怎么也想不明白,一直控制着血糖的李奶奶,怎么会突然遭遇这样的不幸。其实,像李奶奶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就如同身体浸泡在“糖水”中,各个器官和系统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而其中最为致命的,往往是以下这几个并发症。

首先,心血管病变堪称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

高血糖会悄悄地侵蚀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变得粗糙、脆弱,就像给血管内部铺上了一层“砂纸”。

随着时间的推移,胆固醇等脂质物质容易在受损的内皮处沉积,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逐渐变得狭窄、硬化,失去弹性,血液流通不再顺畅。

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正常的跳动。

当冠状动脉——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受到阻塞时,就会引发冠心病。

患者会出现心绞痛,即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感到胸部压榨性疼痛。

如果斑块突然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就会导致心肌梗死,这是一种极其凶险的情况,短时间内就能危及生命。

除了心脏,脑血管也难逃厄运。

糖尿病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脑部缺血)还是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出血),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轻则偏瘫、失语,重则昏迷甚至死亡。

其次,肾脏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大“噩梦”。

肾脏就像人体的“过滤器”,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形成尿液排出体外。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微小血管,导致肾脏的过滤功能逐渐下降。

起初,患者可能只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尿液中出现少量的蛋白质。

如果此时不加以控制,病情会逐渐进展,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最终,肾脏功能会严重受损,发展为肾衰竭,也就是常说的尿毒症。

尿毒症患者需要依靠透析或者肾脏移植来维持生命。

透析过程漫长而痛苦,每周都要多次前往医院,躺在透析机旁几个小时。

而肾脏移植不仅需要找到合适的肾源,手术风险也很高,术后还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

再者,神经病变让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糖尿病会损伤周围神经,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

感觉神经受损时,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就像戴了一双“无形的手套和袜子”,对温度和疼痛的感知也变得迟钝。

曾经有一位患者,因为洗脚时感觉不到水温过高,导致双脚严重烫伤,后来发生了感染,险些截肢。

运动神经受损则会导致肌肉无力、萎缩,影响行走和活动能力。

自主神经病变更是“隐形的杀手”,它可能会影响心脏、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等的功能。

比如,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会引起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的神经病变则可能导致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等。

最后,眼部病变是糖尿病不容忽视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的微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

患者的视力会逐渐模糊,出现飞蚊症、视物变形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

面对令人心痛的病例,作为医生,我常常感到无奈和叹息。

然而,糖尿病并发症并非不可预防和控制。

关键在于患者要树立正确的疾病管理意识,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定期进行体检和并发症筛查,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

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

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焦虑和抑郁。

总之,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忽视和无知。只要我们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也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远离死亡的威胁。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牢记这些,与医生携手,共同战胜病魔,迎接美好的未来。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