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您知道吗?

发布于 2011/06/13 13:41

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通过免疫机制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从而引起自身血小板大量破坏,结果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发生出血的疾病。所以有很多朋友就会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但都没有准确的答案下面就让我们的专家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吧!

血小板减少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主要见于2~6岁的儿童,多在发病前1~3周有感染史,突然起病,血小板数常较低,出血明显,病程大约2~6周,个别病程较长,但一般不超过半年,约80%以上的病人可自行缓解,不再复发,仅少数不愈而变成慢性。

慢性型多见于成人,以女性居多,病前一般无诱发因素,起病缓慢,病程多在半年以上,甚至迁延数年,常常缓解与发作交替出现,不能自行缓解。

因此,该病若为急性型,一般不需治疗便可自愈;而对于慢性型,一般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近期有效率达70%~90%,但停药后易复发,真正停药后长期缓解者不足20%,然而复发后再给予原治疗仍有效。

若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任何一种,则可提高疗效。以上治疗均无效者,可以做切脾治疗。术后24~48小时内血小板会迅速上升,10天左右达到高峰,70%~90%可获得完全和持续缓解,即使无效或复发者,仍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但有效,而且这时所需剂量会明显减少。只有极少数病人对上述治疗均无效,严重时只能靠输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一、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

二、血小板破坏过多;

三、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表现:

一般血小板值只要在5万以上,人体就不会出血。当血小板低到5万以下时,才可能有出血现象。常见的是皮肤或粘膜呈点状或片状的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医学上称为

出血点、紫癜或淤斑;常因没有任何不适而不易被发现,多在无意中或在洗澡时,偶然被发现;有时可表现为皮肤碰撞后发青,或刷牙时出血,鼻易出血等。青壮年女性还可表现为月经过多。

当血小板降至2万以下时,出血会加重;1万以下时会更明显,最主要的危险是颅内出血引起死亡。口腔颊粘膜或舌头出现血疱,眼底出血引起的视物模糊等,常是颅内出血的先兆。

以上就是专家为您简单介绍的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您是不是已经知道了那?如果您还有什么关于血小板减少方面的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欢迎您的来临!

血小板减少:http://www.fh21.com.cn/neike/xxbjs/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