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高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发布于 2025/01/24 20:59

新生儿黄疸高通常是由于新生儿身体代谢未完全成熟、母婴血型不合或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胆红素积累引起,应及时识别原因,避免发展成病理性黄疸,从而引发听力损伤、脑损伤等严重危害。

1)新生儿黄疸高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是由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

①遗传因素:部分新生儿可能遗传了一些代谢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容易出现黄疸上升。

②环境因素:母婴血型不合是常见诱因之一,例如母亲是O型血,而新生儿是A型或B型血,可能导致溶血性黄疸的发生。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成熟也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③生理因素: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因肝脏代谢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导致胆红素暂时性堆积,多发于出生后2-7天。

④病理性因素:母体内宫内感染、败血症、胆道闭锁等疾病会导致胆红素难以代谢,形成病理性黄疸。

2)新生儿黄疸高的危害

如果黄疸得不到及时控制,胆红素过高可能会引发以下后果:

①急性胆红素脑病:高浓度未结合胆红素穿透血脑屏障,产生毒性,严重者可能导致癫痫、神经系统损害。

②听力受损:胆红素毒性较敏感区域包括听神经,新生儿可能出现听力下降甚至丧失。

③慢性核黄疸:严重病理性黄疸可引发核黄疸症状,如肌张力异常、智力发育迟滞等不可逆后果。

3)解决新生儿黄疸高的方法

①光照疗法:光疗是治疗黄疸的常见手段,通过蓝光照射分解胆红素,使其排出体外。

②换血治疗:对于严重溶血性黄疸,可使用换血疗法清除胆红素,降低中毒风险。

③药物治疗:口服苯巴比妥等药物可促进胆红素代谢,但应严格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注射可预防凝血障碍的并发症。

④母乳喂养调整:母乳喂养黄疸较常见,可在医生建议下短时间暂停母乳,改用配方奶观察症状变化,待黄疸改善,再恢复母乳喂养。

新生儿黄疸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家长需高度重视其类型和潜在危害,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如果黄疸超过生理范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因延误而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可逆影响。同时,按时产检、娃出生后定期复诊,可有效提前规避风险。

上一篇 :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下一篇 : 没有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