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护理问题及措施
发布于 2025/03/31 22:51
发布于 2025/03/31 22:51
疟疾的护理需要及时使用抗疟药物,同时采取降温、补液等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患者会出现周期性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贫血、肝脾肿大甚至死亡。
1、药物治疗是疟疾护理的核心,常用药物包括氯喹、青蒿素类、奎宁等。氯喹适用于对氯喹敏感的疟原虫感染,青蒿素类对多种疟原虫有效,奎宁则用于重症疟疾的治疗。使用药物时需要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性。
2、降温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发热症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冰袋冷敷、温水擦浴等。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者过度包裹,以免影响散热。对于高热不退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3、补液治疗对预防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患者应多饮水,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呕吐、腹泻严重的患者,需特别注意补液量,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预防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尤其是贫血和肝脾肿大。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肝脾肿大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脾破裂。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他可能的并发症。
5、预防蚊虫叮咬是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患者及其家属应使用蚊帐、驱蚊剂等防护措施,避免蚊虫叮咬。同时,改善环境卫生,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地,降低传播风险。
疟疾的护理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降温、补液等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蚊虫防护,控制传播。通过科学护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疟疾的病情,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上一篇 : 预防疟疾的主要措施
下一篇 : 疟疾病人用奎宁治疗时的护理措施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