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发布于 2025/04/11 18:47
发布于 2025/04/11 18:47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产前检查、合理使用宫缩剂、及时处理胎盘残留及积极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1、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多与产程过长、多胎妊娠、巨大儿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包括产程中密切监测宫缩情况,必要时使用缩宫素促进宫缩,产后立即按摩子宫并应用宫缩剂如麦角新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
2、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植入及胎盘早剥等。处理措施包括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完整性,如有残留需及时清宫,对于胎盘植入可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
3、软产道损伤多与急产、巨大儿、产钳助产等有关。预防措施包括规范接生技术,避免粗暴操作,如有裂伤需及时缝合止血。
4、凝血功能障碍可由妊娠合并症如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等引起。处理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血液制品。
产后出血的预防需从产前、产时及产后多个环节着手,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高危因素,确保产妇安全。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建议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做好抢救准备,必要时转诊至有条件的医院分娩。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