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反流性食管炎
发布于 2025/04/21 17:07
发布于 2025/04/21 17:07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炎症,通常表现为烧心、胸痛等症状。该疾病可能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胃酸分泌过多、饮食习惯不当、肥胖、妊娠等因素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等方式缓解症状并预防复发。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1、食管功能异常: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括约肌松弛或压力不足会导致胃酸反流。改善方法包括避免过饱饮食、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避免餐后立即平躺等。
2、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分泌过多会增加反流风险,可能与胃酸分泌调节异常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药物治疗如奥美拉唑20mg/次,每日一次、雷贝拉唑10mg/次,每日一次等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3、饮食习惯不当:高脂肪、辛辣、酸性食物以及咖啡、酒精等饮品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并加重反流。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燕麦、香蕉、白粥等,并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4、肥胖:肥胖会增加腹压,导致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至食管。通过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方式,可有效降低反流风险。
5、妊娠: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胃部并导致反流。建议孕妇少食多餐、避免平躺,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酸药物如铝碳酸镁咀嚼片500mg/次,每日三次。
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运动方面,适度有氧运动如瑜伽、慢跑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护理上,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并注意餐后至少2小时再平躺,以减少反流发生。
上一篇 : 慢性反流性食管炎会癌变吗严重吗
下一篇 : 没有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