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败血症多见吗
发布于 2025/04/28 15:16
发布于 2025/04/28 15:16
儿童败血症发病率相对成人较低,但婴幼儿及免疫缺陷患儿风险较高,常见诱因包括早产、先天性免疫缺陷、严重感染、侵入性医疗操作、皮肤黏膜屏障破坏。
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因免疫系统未成熟易发败血症,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可达3%-5%。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慢性肉芽肿病等原发性免疫缺陷患儿感染风险显著增高。接受化疗、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也属于高危人群。
2、感染途径:75%病例源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等细菌感染,新生儿常见B族链球菌及大肠杆菌感染。皮肤破损如烧伤、创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占15%-20%。留置导管等医疗操作导致革兰阴性菌感染约占8%,泌尿系统逆行感染多由变形杆菌引起。
婴幼儿可表现为喂养困难、嗜睡或激惹,体温异常高热或低体温见于60%病例。年长儿多出现寒战、呼吸急促伴心率增快。暴发性紫癜样皮疹提示脑膜炎球菌感染,四肢冰凉伴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预示休克。
4、诊断标准:
需满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标准加病原学证据,血培养阳性率为40%-60%。降钙素原>2ng/ml联合C反应蛋白>80mg/L提示细菌感染。新生儿需进行脑脊液检查,疑似导管相关感染应取导管尖端培养。
5、防治措施:孕期B族链球菌筛查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率50%。母乳喂养提供sIgA等保护性抗体。疫苗接种覆盖肺炎球菌、Hib、脑膜炎球菌等病原体。治疗需在1小时内使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曲松,脓毒性休克需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完整,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持续发热或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建议补充锌、维生素A等免疫营养素,适度进行呼吸训练及肢体活动。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中心导管护理采用氯己定消毒可降低感染风险。早产儿出院后定期随访免疫功能和发育指标。
上一篇 : 小孩患败血症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没有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